金風玉露繞七夕,深情纏綿寄心儀。7月7日情人節前夕,我給妻子買了一只手鐲。因此這個情人節也被妻子寫進日記并定格在記憶中。仿佛那手鐲不是套在她的手上,而是套在了她的心頭上。我故意‘憤憤不平’地打趣道:“這哪里是什么情人節,分明就是女人節!”這話雖然有些夸張,但妻子一點都沒有生氣的跡象,一直大大咧咧地坐享其成,等候我給予她的驚喜:一束鮮花,一個廉價的戒指或項鏈,或者是別的小禮物,妻被動地接受著我“恩惠”和關愛已是年復一年的既定定律。
現今人們生活好了,節日也是紛至沓來,土的,洋的,讓人應接不暇。似乎只有借助著節日這個平臺,才能更好地表情達意;僅情人節一年就有兩個(2月14日的洋節和7月7人的傳統節,還有三.八婦女節)女人的地位像芝麻開花似的,年年遞增。
相傳7月7日“七夕”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。雖然我們婚齡只有22多年,但20年的兩地分居生活,讓先生和我成為資深“牛郎”、“織女”。在這20年的時間里,我們的經濟收入大多數“貢獻”給了祖國的交通、郵政和通訊事業了。歲月一點一點地考驗并煎熬著我們,我們除了感情紐帶以外,再無別的了,沒有房子,沒有存款,是名副其實的純“牛郎織女”,一窮二白。
辦公室80后同胞們談心的時候,談及各自的生活理想,當時我的夢想就是:“夫妻倆每天早上可以一起出門去上班,晚上可以圍坐在燈光下共進晚餐。”這句話還沒有說完,一位年輕點的同事不解地打斷我的話:“這也算是理想嗎?”。我啞然,當然在眼下試婚、未婚先居、未婚先孕的這個潮流時代或許這個真的算不得什么理想,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生活的。擁有的人,覺得這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;不過,期盼的人卻真真切切地把這個作為夢來幻想的。2年前,我們結束了20年的兩地分居生活,本來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,卻引起了岳母的擔憂。她怕長期的兩地分居,導致我們的性格難以磨合,不能適應當前的生活。妻子把母親這句話銘記在心,每次我們產生小矛盾的時候,她都會提醒我:“這樣的生活,來之不易,應當珍惜!”想當初,相隔千里,日思夜想,就盼望著能朝夕相處這一天,如今幸福在手,卻不珍惜,實在對不住那份期望了。
我并非自我解嘲尋求浪漫,只是希望日子多一些情調。平日里為生活和工作奔波,但逢這樣的節日,我都是鄭重對待的。但如今,我與妻都已是快“奔五”的人啦,不比大街上那些攬著腰、摟著背的90后小情侶了。今年這個情人節過不過情人節這個問題,我與妻認真“磋商”過,我的骨子里還是放不下“卿卿我我”的浪漫,妻子作了總結陳詞:“有情人,天天都是情人節,何必在乎那么多的形式呢?”
七夕這個節日,過與不過,已不重要了,內容比形式更重要,倘使可以把每天都過出情人節的氛圍來,那才是有情人真正的歸宿!七夕之夜月色如水,仰望夜空,一個古老而凄美的愛情傳說浮上心頭。
塵世依舊,往事回首,那些記憶如同昨日的夢,沉淀在日月里散發出淡淡的憂傷,驚醒了多少深眠的惆悵。被放逐的夜,思緒在靜謐的空中反復游蕩,流連著,那綿綿不絕的情感,牽手夜的嫵媚和浪漫,一起氤氳在心靈深處的港灣。
歡迎在下面給本文評論!遇到喜歡的文章,別忘了用屏幕右側的小工具轉載或分享到朋友圈哦!
本文網友qq交流群:392630794(文學-情感-人生)發表文章: 說說心情(留言板)
上一條: 兒時的暑假(文、夏雨瀟瀟) 下一條: 秋意(文、夏雨瀟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