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止瀉健脾補五臟,煮粥宜把扁豆放”。一句農諺,牽引出祖母和扁豆的許多往事,就像滿架的扁豆,一嘟嚕一嘟嚕的留在了記憶深處。在外工作之后便再也沒有機會看看扁豆的小花、彎彎的扁豆,還有一籬的綠葉子,掐指算來至今已有20余年了。
雨灑清明節,扁豆滿地結。物質匱乏時期,扁豆可是莊稼人的當家菜,家家都種,家家都吃,炒著吃,腌著吃,煮熟曬干了吃。道路邊、田地頭、小徑上,池塘邊、樹蔭下,甚至連家里的籬笆墻邊都種著它。
鄉下的菜園是豐富的,第一場春雨一下,那些碧綠的時蔬便紛紛登場,有韭菜、白菜、青菜、蘿卜、西紅柿大蒜、絲瓜,但隨著季節的更替,它們又匆匆謝幕,只留下一畦韭菜和夏天的配角扁豆還碧綠著,昭示著它們歷經風霜的耐力。
入秋后,扁豆開始瘋長,這個秋風中的主角,抖動著長長的須,使勁地往高處生長,直到將所有能夠延伸的地方全部占領,才不情愿地回過頭,手牽著手,互相抱成一團,無數棵細細的藤纏在一起,形成一簇簇怎么都扯不開的綠色屏障。風來了,雨來了,它們欣然接受,任憑風吹雨打,雖然附在別人身上,卻依然頑強地挺立。那些可惡的蟲子更是拿它沒辦法,只能停在它嫩綠的葉莖上嘆息。
一架扁豆一架秋。扁豆似乎在一夜之間被秋風喚醒了,迫不及待地涌現無數花蕾,迅速綻放眾多花朵,幻化出紅的、紫的、白的小花,秋風中,扁豆花輕輕歌唱,一些彩蝶飛舞,渲染出鄉村歲月的溫馨與安逸。不幾天,花兒落地,藤蔓上迅速結出了一串一串的累累果實,枝蔓間全是叢叢簇簇的扁豆莢。扁豆是最能結的,由于品種不同,有的扁而且長,有的短而且胖,妍媸不同,各有千秋。
扁豆是秋天的迷茫,它清新優雅,平淡釋然,默默地把果實藏于綠葉間。 扁豆見霜,粒粒脫光。每年扁豆下湓的時節,奶奶都要留一些老的扁豆做種,用一根真和細線穿成串涼曬在屋檐下,來年春天便一粒粒撒播在土墻根基的土壤里,任其自然生長。扁豆的生命力極其頑強。有時候籽兒被雨水沖到地溝里去了,堆積在淤泥和亂石縫里,太陽掠過,扁豆的幼苗照樣長得很好,從沒有因遭流落和埋沒而一蹶不振,相反卻在逆境中堅韌挺拔。每一次吃蕓豆,都會想起奶奶,每一次夢靨里依然如舊的扁豆的味道,彌漫在我夢中的菜園里……
歡迎在下面給本文評論!遇到喜歡的文章,別忘了用屏幕右側的小工具轉載或分享到朋友圈哦!
本文網友qq交流群:392630794(文學-情感-人生)發表文章: 說說心情(留言板)
上一條: 沒有了 下一條: 立秋隸秋